首页 > 课程 > 课程详情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类健康,是人们一直以来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近年来对其关注程度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要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了解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 详情>
  • 类别: 学历课程
  • 模式:免费课程
  • 制作机构:江南大学

课程大纲

绪论

1定义和术语

2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性

3国外食品安全评价概况

绪论

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概述(1)

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概述(2)

第二节 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性

第三节 国外食品安全评价概况

第一课

食品毒理学

课程简介

绪论(1)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述

1.食品毒理学相关概念(1)

1.食品毒理学相关概念(2)

研究对象

毒性(1)

毒性(2)

毒性(3)

毒性(4)

毒性物质分类(1)

毒性物质分类(2)

2.学科内容、任务

学科任务

学科性质、地位

学科范畴(1)

学科范畴(2)

学科关系

3.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1)

3.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2)

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法

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比较

(1)体内试验

(2)体外试验(1)

(2)体外试验(2)

(2)体外试验(3)

(3)人体观察

(4)流行病学研究(1)

(4)流行病学研究(2)

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1)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2)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3)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4)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5)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6)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7)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8)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9)

5.食品毒理学发展历史(10)

课堂练习

第一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1.1 定义和术语

1.2 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1.3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1.4 安全限值

第一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定义和术语

第二节 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节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2.1 生物转运

2.2 吸收

2.3 分布

2.4 排泄

2.5 毒物动力学

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第一节 生物转运

第二节 吸收

第三节 分布

第四节 排泄

第五节 毒物动力学

第三章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3.1 生物转化概述

3.2 I相反应

3.3 Ⅱ相反应

3.4 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激活、抑制和阻遏

第三章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第一节 生物转化概述

第二节 I相反应

第三节 Ⅱ相反应

第四节 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激活、抑制和阻遏

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

4.1 概述

4.2 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4.3 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4.4 机体内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

4.5 化学毒物与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

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第三节 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第四节 机体内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

第二课

绪论(2)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1)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2)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3)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4)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5)

6.食品毒理学发展现状(6)

第二节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性

1.相关名词

物质的毒性(toxicity)

危险度(risk)(1)

危险度(risk)(2)

危害性(hazard)(1)

危害性(hazard)(2)

安全性与毒性的相对性

食品安全的概念(1)

食品安全的概念(2)

食品安全的概念(3)

什么是食品安全性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2.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1)

2.食品安全性的现代问题(2)

现代食品安全性的六大类问题

1)营养失控(1)

1)营养失控(2)

2)微生物因素(1)

2)微生物因素(2)

3)自然产生的食品毒素

4)衍生毒物

5)人为特定条件下食品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

6)环境污染物(1)

6)环境污染物(2)

7)人为加入食物链的化学物质

3.食品安全性控制与人类食物链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1)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2)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3)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4)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5)

食品安全性隐患产生的原因(5)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的措施

课堂练习

第五章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毒物因素

第二节 环境因素

第三节 机体因素

第五章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5.1 毒物因素

5.2 环境因素

5.3 机体因素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第二节 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第三节 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6.1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6.2 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6.3 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第七章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7.1 雄性生殖毒性

7.2 雌性生殖毒性

7.3 致畸试验

7.4 繁殖试验

7.5 胚胎毒性-胎儿动脉管畸形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第一节 雄性生殖毒性

第二节 雌性生殖毒性

第三节 致畸试验

第四节 繁殖试验

第五节 胚胎毒性

第八章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后果

第四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8.1 概述

8.2 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

8.3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后果

8.4 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方法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9.1 化学致癌物质

9.2 化学致癌过程

9.3 化学毒物致癌性的判别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质

第二节 化学致癌过程

第三节 化学毒物致癌性的判别

第三课

绪论(3)

第三节国外食品安全评价概况

一、食源性(化学性与生物性)危害关键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一、食源性(化学性与生物性)危害关键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2)

化学性危害检测方面(1)

化学性危害检测方面(2)

大型精密仪器测定方法方面(1)

大型精密仪器测定方法方面(2)

残留检测方面(1)

残留检测方面(2)

生物性危害方面(1)

生物性危害方面(2)

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2)

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3)

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4)

二、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溯源和预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5)

三、食源性危害的人群接触评估和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

三、食源性危害的人群接触评估和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

三、食源性危害的人群接触评估和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

四、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

四、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

五、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五、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2)

六、食品安全标准研究现状于发展趋势(包括食品安全战略和技术措施研究)(1)

六、食品安全标准研究现状于发展趋势(包括食品安全战略和技术措施研究)(2)

课堂练习

第十章 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

第十章 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06210、第一节 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html

第十章 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

10.1 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

10.2 化学毒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第十一章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危险度评价

第二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第三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第十一章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方法

11.1 危险度评价

11.2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11.3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第十二章 体外试验与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细胞毒理学

第二节 分子毒理学

第三节 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体外试验与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2.1 细胞毒理学

12.2 分子毒理学

12.3 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第一节 动物组织中的有毒物质

第二节 鱼类的毒素

第三节 河豚毒素

第四节 贝类毒素

第五节 其它动物毒素

第十三章 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13.1 动物组织中的有毒物质

13.2 鱼类的毒素

13.3 河豚毒素

13.4 贝类毒素

13.5 其它动物毒素

第四课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

第一节定义和术语

一、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一)毒物

毒物定义的发展(1)

毒物定义的发展(2)

毒物定义的发展(3)

毒物定义的发展(4)

毒物的种类

(二)毒性

(二)毒性

选择毒性产生的原因

外源化学物毒性与结构的关系

(三)毒性作用及分类(1)

(三)毒性作用及分类(2)

(三)毒性作用及分类(3)

(三)毒性作用及分类(4)

(三)毒性作用及分类(5)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1)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2)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3)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4)

三、毒效应谱(1)

三、毒效应谱(2)

三、毒效应谱(3)

三、毒效应谱(4)

三、毒效应谱(5)

三、毒效应谱(6)

三、毒效应谱(7)

四、靶器官(1)

四、靶器官(2)

五、生物学标志(1)

五、生物学标志(2)

五、生物学标志(3)

五、生物学标志(4)

五、生物学标志(5)

五、生物学标志(6)

课堂测验

第十四章 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第一节 致甲状腺肿物质

第二节 生氰糖苷

第三节 蚕豆病和山黧豆中毒

第四节 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第五节 消化酶抑制剂

第六节 生物碱糖苷

第七节 血管活性胺

第八节 天然诱变剂

第十四章 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

14.1 致甲状腺肿物质

14.2 生氰糖苷

14.3 蚕豆病和山黧豆中毒

14.4 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14.5 消化酶抑制剂

14.7 血管活性胺

14.8 天然诱变剂

第十五章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

第二节 镰刀菌属毒素

第三节 其它曲霉和青霉毒素

第四节 细菌毒素

第五节 其它毒素

第十五章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15.1 黄曲霉毒素

15.2 镰刀菌属毒素

15.3 其它曲霉和青霉毒素

15.4 细菌毒素

15.5 其它毒素

第十六章 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

第一节 多环芳烃

第二节 多氯联苯

第三节 二噁英

第四节 铅

第五节 汞

第六节 镉

第十六章 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

16.1 多环芳烃

16.2 多氯联苯

16.3 二噁英

16.4 铅

16.5 汞

16.6 镉

第五课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2)

第二节剂量、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

二、量反应与质反应

三、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1)

三、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2)

三、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3)

四、剂量-反应曲线(1)

四、剂量-反应曲线(2)

四、剂量-反应曲线(3)

四、剂量-反应曲线(4)

四、剂量-反应曲线(5)

四、剂量-反应曲线(6)

第三节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一、致死剂量

1.致死剂量或浓度(1)

1.致死剂量或浓度(2)

1.致死剂量或浓度(3)

1.致死剂量或浓度(4)

1.致死剂量或浓度(5)

二、阈剂量(1)

二、阈剂量(2)

二、阈剂量(3)

二、阈剂量(4)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1)

三、最大无作用剂量(2)

四、毒作用带(1)

四、毒作用带(2)

第四节安全限值(1)

第四节安全限值(2)

第四节安全限值(3)

第四节安全限值(4)

第四节安全限值(5)

第四节安全限值(6)

第四节安全限值(7)

安全系数和不确定系数(1)

安全系数和不确定系数(2)

安全系数和不确定系数(3)

课堂练习

第十七章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

第三节 有机磷农药

第四节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农药

第十七章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17.1 概述

17.2 有机氯农药

17.3 有机磷农药

17.4 氨基甲酸酯农药

17.5 拟除虫菊酯农药

17.6 除草剂

第十八章 食品添加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防腐剂

第三节 抗氧化剂

第四节 合成甜味剂

第五节 食用色素

第六节 食用香料

第十八章 食品添加剂

18.1 概述

18.2 防腐剂

18.3 抗氧化剂

18.4 合成甜味剂

18.5 食用色素

18.6 食用香料

第十九章 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第二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三节 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第四节 食品安全性的风险评价

第十九章 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19.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19.2 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

19.3 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19.4 食品安全性的风险评价

第二十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第二节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第三节 发达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政策

第四节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第五节 食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第二十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20.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20.2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20.3 发达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政策

20.4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20.5 食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第六课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1)

概述(1)

概述(2)

概述(3)

概述(4)

图2-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

第一节生物转运

生物膜的功能(1)

生物膜的功能(2)

生物膜的功能(3)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三、膜动转运

转运方式比较(1)

转运方式比较(2)

细胞的吞噬和胞吞作用

第二节吸收

概述

一、经胃肠道吸收(1)

一、经胃肠道吸收(2)

一、经胃肠道吸收(3)

一、经胃肠道吸收(4)

一、经胃肠道吸收(5)

一、经胃肠道吸收(6)

一、经胃肠道吸收(7)

一、经胃肠道吸收(8)

二、经呼吸道吸收(1)

二、经呼吸道吸收(2)

二、经呼吸道吸收(3)

二、经呼吸道吸收(4)

二、经呼吸道吸收(5)

二、经呼吸道吸收(6)

二、经呼吸道吸收(7)

三、经皮肤吸收(1)

三、经皮肤吸收(2)

三、经皮肤吸收(3)

三、经皮肤吸收(4)

四、经其他途径吸收

课堂练习

第七课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2)

第三节分布

概述

一、毒物在体内的贮存

1.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1)

1.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2)

1.与血浆蛋白结合作为贮存库(3)

2.肝和肾作为贮存库(1)

2.肝和肾作为贮存库(2)

3.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1)

3.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2)

4.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二、机体的屏障作用

(1)血脑屏障(BBB)(1)

(1)血脑屏障(BBB)(2)

(1)血脑屏障(3)

(2)胎盘屏障(1)

(2)胎盘屏障(2)

(3)其他屏障

三、特殊的膜转运机制

第四节排泄

一、经肾脏排泄

二、经肝与胆排泄(1)

二、经肝与胆排泄(2)

二、经肝与胆排泄(3)

二、经肝与胆排泄(4)

三、经肺与其它途径排泄

第五节毒物动力学

毒物动力学研究目的

经典毒物动力学(1)

经典毒物动力学(2)

时量曲线(1)

时量曲线(2)

时量曲线(3)

时量曲线(4)

课堂测验

第八课

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1)

生物转化的概念

第一节生物转化概述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1)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2)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3)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4)

二、毒物代谢酶的基本特性(1)

二、毒物代谢酶的基本特性(2)

三、毒物代谢酶的分布(1)

三、毒物代谢酶的分布(2)

第二节I相反应

一、氧化作用

表3-3人肝主要P-450底物、抑制剂和诱导剂举例

P-450的催化机制(1)

P-450的催化机制(2)

P-450的催化反应

P-450的催化反应类型

P-450催化反应举例

2.微粒体含黄素单加氧酶(1)

2.微粒体含黄素单加氧酶(2)

FMO的催化机制

3.醇、醛、酮氧化-还原系统和胺氧化

4.过氧化物酶依耐性的共氧化反应

二、还原作用

(1)硝基和偶氮还原(1)

(1)硝基和偶氮还原(2)

实例1

(2)羰基还原作用(1)

(2)羰基还原作用(2)

(3)二硫化物、硫氧化物和N-氧化物还原

(4)醌还原

实例2

(5)脱卤反应

实例3

三、水解作用(1)

三、水解作用(2)

课堂练习

第九课

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2)

第三节Ⅱ相反应

Ⅱ相反应

2-乙酰氨基芴的代谢活化

2-乙酰氨基芴的代谢活化

芳香烃类化合物的代谢活化

一、葡糖醛酸结合(1)

一、葡糖醛酸结合(2)

二、硫酸结合(1)

二、硫酸结合(2)

三、乙酰化作用

四、氨基酸结合

五、甲基化作用

六、谷光甘肽结合(1)

六、谷光甘肽结合(2)

六、谷光甘肽结合(3)

六、谷光甘肽结合(4)

六、谷光甘肽结合(5)

六、谷光甘肽结合(6)

表3-2结合作用的主要类型及结合酶定位

第四节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激活、抑制和阻遏

一、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1)

一、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2)

一、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3)

表3-5P-450系以外的其他生物转化酶的诱导剂

一、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4)

二、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1)

二、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2)

二、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3)

二、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4)

二、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5)

课堂练习

第十课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毒作用机制研究内容

第一节概述

二、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

二、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示意图)

第二节化学毒物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

二、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1)

二、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2)

第三节化学毒物对细胞钙稳态的影响

一、细胞内钙稳态(1)

一、细胞内钙稳态(2)

一、细胞内钙稳态(3)

一、细胞内钙稳态(4)

一、细胞内钙稳态(5)

二、细胞钙稳态的紊乱与细胞毒性(1)

二、细胞钙稳态的紊乱与细胞毒性(2)

二、细胞钙稳态的紊乱与细胞毒性(3)

三、钙稳态失调的机制

(一)对代谢能量的影响

(二)微管功能障碍

(三)水解酶激活

第四节机体内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

一、自由基的来源与类型(1)

一、自由基的来源与类型(2)

一、自由基的来源与类型(3)

一、自由基的来源与类型(4)

一、自由基的来源与类型(5)

二、机体对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

(一)非酶类抗氧化系统

(二)酶类抗氧化系统

三、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作用

(一)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损害

(二)对蛋白质的氧化损伤

(三)对DNA的氧化损伤

DNA的氧化损伤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化学毒物与细胞大分子的共价结合

一、与蛋白质的共价结合

二、与核酸分子的共价结合(1)

二、与核酸分子的共价结合(2)

课堂练习

第十一课

第五章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概述

第一节毒物因素

一、化学结构

1.同系物的碳原子数

2.烃基

3.分子饱和度

4.卤素取代

5.羟基

6.酸基和酯基

7.氨基

8.构型

9.有机磷化合物结构与毒性

二、理化性质

1.脂⁄水分配系数

2.电离度

3.挥发度和蒸气压

4.分散度

三、不纯物含量

四、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1.接触途径

2.溶剂

3.毒物浓度与容积

4.交叉接触

第二节环境因素

一、气温、气湿和气压

二、季节和昼夜节律

三、动物笼养形式

四、毒物的联合作用

第三节机体因素

一、代谢酶的多态性(1)

一、代谢酶的多态性(2)

二、种属和个体差异

三、受体与毒作用敏感性

四、其它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1)

四、其它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2)

表5-2大鼠年龄对三种农药急性毒性的影响

四、其它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3)

四、其它因素对于毒作用敏感性影响(4)

课堂练习

第十二课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1)

概述

一般毒性试验的方法

第一节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一、基本概念(1)

一、基本概念(2)

一、基本概念(3)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1)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2)

二、急性毒性试验目的(3)

三、进行毒性试验设计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1)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2)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3)

(二)各剂量组动物数及实验动物分组

(三)实验动物喂养环境

(四)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1)

(四)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2)

(四)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3)

(四)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4)

(四)剂量选择及剂量分组(5)

(五)实验动物染毒方法(1)

(五)实验动物染毒方法(2)

(六)实验周期

(七)观察指标

四、急性毒性评价(1)

四、急性毒性评价(2)

表6-5WHO或IPCS划分农药危害的分级标准

表6-6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表6-8我国食品毒理学中外来化学物经口毒性分级

表6-9外来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四、急性毒性评价(3)

四、急性毒性评价(4)

四、急性毒性评价(5)

课堂练习

第十三课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2)

第二节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一、基本概念(1)

一、基本概念(2)

一、基本概念(3)

二、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及评价

(一)蓄积系数法(1)

(一)蓄积系数法(2)

(一)蓄积系数法(3)

1.固定剂量法

2.定期递增剂量法

3.20d试验法

(二)生物半减期法(1)

(二)生物半减期法(2)

(三)蓄积率及其测定(1)

(三)蓄积率及其测定(2)

三、关于机体耐受性(1)

三、关于机体耐受性(2)

第三节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一、基本概念及试验目的(1)

一、基本概念及试验目的(2)

一、基本概念及试验目的(3)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喂环境(1)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喂环境(2)

(一)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喂环境(3)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1)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2)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3)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4)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5)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6)

(二)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7)

(三)试验动物染毒途径(1)

(三)试验动物染毒途径(2)

(三)试验动物染毒途径(3)

(三)试验动物染毒途径(4)

(四)试验周期

(五)观察指标及选择(1)

(五)观察指标及选择(2)

(五)观察指标及选择(3)

(五)观察指标及选择(4)

四、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评价(1)

四、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评价(2)

四、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评价(3)

课堂练习

第十四课

第七章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概述

第一节雄性生殖毒性

一、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一、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二、外源化学物的雄性生殖毒性

(一)对睾丸生精细胞的影响

(二)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三)对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三、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一)精子生成分析

(二)精子穿透试验

(三)睾丸中标志酶活性的测定

(四)体外试验

(五)雄性激素检测

(六)显性致死试验

(七)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检测

(八)雄性生殖毒性病理检查

第二节雌性生殖毒性

一、雌雄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二、外源化学物的雌雄生殖毒性

(一)对卵细胞的影响

(二)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三)其它毒性作用

三、雌雄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第三节致畸试验

一、动物致畸试验(1)

一、动物致畸试验(2)

一、动物致畸试验(3)

二、体外致畸作用试验

第四节繁殖试验

一、试验方法(1)

一、试验方法(2)

二、观察指标

三、结果判定

第五节胚胎毒性-胎儿动脉管畸形的研究方法(1)

第五节胚胎毒性-胎儿动脉管畸形的研究方法(2)

第五节胚胎毒性-胎儿动脉管畸形的研究方法(3)

课堂练习

第十五课

第八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1)

一、基本概念(2)

二、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化学毒物的致突变类型

一、基因突变(1)

一、基因突变(2)

一、基因突变(3)

一、基因突变(4)

一、基因突变(5)

二、染色体畸变(1)

二、染色体畸变(2)

三、染色体数目异常

第三节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后果

一、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一)DNA加合物的形成

(二)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三)DNA-蛋白质交联物(DPC)形成

(四)改变或破坏碱基的化学结构

(五)碱基类似物取代

(六)二聚体的形成

二、不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三、突变的后果(1)

三、突变的后果(2)

第四节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方法

一、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一)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三)微核试验

(四)染色体畸变试验

(五)显性致死试验

(六)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试验)

(七)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八)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九)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

(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十一)转基因动物致突变检测系统

二、致突变试验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

(二)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的设立

(三)致突变试验结果的判定(1)

(三)致突变试验结果的判定(2)

课堂练习

第十六课

第九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第一节化学致癌物质

一、人类化学致癌物质

一、人类化学致癌物质

一、人类化学致癌物质

一、人类化学致癌物质

一、人类化学致癌物质

二、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与灭活

三、化学致癌物作用的靶子

三、化学致癌物作用的靶子

第二节化学致癌过程

一、化学致癌作用——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二、细胞增殖与致癌作用

三、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致癌过程

三、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致癌过程

四、DNA修复与致癌过程

五、某些非遗传机制与致癌过程

第三节化学毒物致癌性的判别

一、短期试验

二、动物诱癌试验

三、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三、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三、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第十章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

概述(1)

概述(2)

第一节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1)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2)

二、免疫细胞(1)

二、免疫细胞(2)

三、免疫组织与器官(1)

三、免疫组织与器官(2)

第二节化学毒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图10-4免疫系统主要组分与潜在毒作用部位的相互关系

一、免疫抑制(1)

一、免疫抑制(2)

一、免疫抑制(3)

二、超敏反应(1)

二、超敏反应(2)

表10-1引起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的4种类型

表10-2Cell和Goombs对超敏反应的分类

三、自身免疫应答(1)

三、自身免疫应答(2)

四、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免疫(1)

四、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免疫(2)

课堂练习

第十七课

第十一章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危险度评价

一、基本概念(1)

一、基本概念(2)

二、危险度评价(1)

二、危险度评价(2)

二、危险度评价(3)

三、危险度管理

第二节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一、基本概念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2)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3)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4)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5)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6)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7)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8)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9)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0)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1)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2)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3)

二、安全性评价程序的概况及意义(14)

第三节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一、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选用原则(1)

一、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选用原则(2)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1)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2)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3)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4)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5)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6)

四、安全性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1)

四、安全性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2)

四、安全性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3)

四、安全性评价中需注意的问题(4)

课堂练习

第十八课

第十二章体外试验与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1)

第一节细胞毒理学

一、概念

细胞毒理学的特点(1)

细胞毒理学的特点(2)

二、研究内容、现状及展望(1)

二、研究内容、现状及展望(2)

二、研究内容、现状及展望(3)

二、研究内容、现状及展望(4)

二、研究内容、现状及展望(5)

第二节分子毒理学

一、概念(1)

一、概念(2)

一、概念(3)

分子毒理学与毒理学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分子毒理学现状(1)

二、分子毒理学现状(2)

1.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1)

1.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2)

1.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3)

1.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4)

1.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研究(5)

2.毒物对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3.毒物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4.化学致癌机制的研究(1)

4.化学致癌机制的研究(2)

5.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的研究(1)

5.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的研究(2)

三、分子毒理学展望(1)

三、分子毒理学展望(2)

三、分子毒理学展望(3)

三、分子毒理学展望(4)

课堂练习

第十九课

第十二章体外试验与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2)

第三节新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一、PCR-SSCP技术

1.PCR技术原理(1)

1.PCR技术原理(2)

2.PCR技术的特点

3.PCR技术的应用特点(1)

3.PCR技术的应用特点(2)

4.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

二、SCGE技术

(一)测定原理(1)

(一)测定原理(2)

(二)基本操作方法

(三)SCGE在毒理学中的应用(1)

(三)SCGE在毒理学中的应用(2)

(三)SCGE在毒理学中的应用(3)

(三)SCGE在毒理学中的应用(4)

(三)SCGE在毒理学中的应用(5)

三、基因差异分析技术

(一)基因差异分析技术概述

(二)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

mRNA差异显示的简要工作流程

(三)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特点

(四)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四、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

(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五、基因芯片技术

(一)基因芯片技术概述(1)

(一)基因芯片技术概述(2)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及特点(1)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及特点(2)

(三)基因芯片的类型

(四)基因芯片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

(四)基因芯片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

六、转基因动物试验

(一)转基因动物实验的基本原理

(二)转基因技术方法

(三)转基因动物在毒理学中应用及特点(1)

(三)转基因动物在毒理学中应用及特点(2)

七、流式细胞术

(一)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

(二)流式细胞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

第二十课

第二篇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

第十三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1)

第一节动物组织中的有毒物质

一、内分泌腺毒素

1.甲状腺素(1)

1.甲状腺素(2)

1.甲状腺素(3)

2.肾上腺素(1)

2.肾上腺素(2)

3.病变淋巴腺(1)

3.病变淋巴腺(2)

二、动物肝脏中的毒素

1.胆酸

(1)毒素来源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

(3)防治措施

2.维生素A

(1)毒素来源(1)

(1)毒素来源(2)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1)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2)

(3)防治措施

动物肝中的维生素A含量

食用动物肝脏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鱼类的毒素

第二节鱼类的毒素

第二节鱼类的毒素

一、鲭鱼毒素

(1)毒物来源(1)

(1)毒物来源(2)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1)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2)

(3)防止措施

二、雪卡鱼毒素

(1)毒素来源(1)

(1)毒素来源(2)

(1)毒素来源(3)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1)

(2)中毒机制和中毒表现(2)

(3)防止措施

三、鱼卵和鱼胆中毒(1)

三、鱼卵和鱼胆中毒(2)

四、其它鱼类毒素

课堂练习

第二十一课

第十三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2)

第三节河豚毒素

一、河豚毒素的分布(1)

一、河豚毒素的分布(2)

一、河豚毒素的分布(3)

一、河豚毒素的分布(4)

二、河豚毒素的毒性(1)

二、河豚毒素的毒性(2)

二、河豚毒素的毒性(3)

三、河豚毒素化学(1)

三、河豚毒素化学(2)

三、河豚毒素化学(3)

三、河豚毒素化学(4)

四、防止措施

第四节贝类毒素

贝类毒素概述(1)

贝类毒素概述(2)

一、麻痹性贝类毒素

1.毒素来源

2.中毒机制

3.中毒表现

二、腹泻性贝类毒素

1.毒素来源

2.中毒机制

3.中毒表现

三、神经性贝类毒素

1.毒素来源(1)

1.毒素来源(2)

2.中毒机制(1)

2.中毒机制(2)

3.中毒表现

四、蓝藻毒素

1.海洋蓝藻毒素

2.淡水蓝藻毒素(1)

2.淡水蓝藻毒素(2)

第五节其它动物毒素

一、蟹类毒素

二、螺类毒素

三、鲍鱼毒素

四、海参毒素

五、蟾蜍毒素(1)

五、蟾蜍毒素(2)

五、蟾蜍毒素(3)

课堂练习

第二十二课

第十四章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1)

第一节致甲状腺肿物质

第一节致甲状腺肿物质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分布(1)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分布(2)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分布(3)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分布(4)

一、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分布(5)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6)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7)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8)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9)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10)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11)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12)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13)

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毒性(14)

第二节生氰糖苷

表14-4含有生氰糖苷的食物及其中HCN的含量

一、生氰糖苷的代谢(1)

一、生氰糖苷的代谢(2)

一、生氰糖苷的代谢(3)

一、生氰糖苷的代谢(4)

二、氰化物的毒性(1)

二、氰化物的毒性(2)

二、氰化物的毒性(3)

二、氰化物的毒性(4)

三、处理和预防(1)

三、处理和预防(2)

三、处理和预防(3)

第三节蚕豆病和山黧豆中毒

一、蚕豆病(1)

一、蚕豆病(2)

一、蚕豆病(3)

一、蚕豆病(4)

二、山黧豆中毒(1)

二、山黧豆中毒(2)

二、山黧豆中毒(3)

二、山黧豆中毒(4)

二、山黧豆中毒(5)

第四节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

一、外源凝集素(1)

一、外源凝集素(2)

一、外源凝集素(3)

一、外源凝集素(4)

二、过敏原

二、过敏原

二、过敏原

表14-5食品中的过敏原

课堂练习

第二十三课

第十四章植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2)

第五节消化酶抑制剂

一、消化酶抑制剂的分布(1)

一、消化酶抑制剂的分布(2)

一、消化酶抑制剂的分布(3)

一、消化酶抑制剂的分布(4)

二、消化酶抑制剂的毒性(1)

二、消化酶抑制剂的毒性(2)

二、消化酶抑制剂的毒性(3)

第六节生物碱糖苷

一、龙葵碱糖苷(1)

一、龙葵碱糖苷(2)

一、龙葵碱糖苷(3)

一、龙葵碱糖苷(4)

一、龙葵碱糖苷(5)

一、龙葵碱糖苷(6)

一、龙葵碱糖苷(7)

二、吡咯烷生物碱

二、吡咯烷生物碱

二、吡咯烷生物碱

第七节血管活性胺(1)

第七节血管活性胺(2)

第七节血管活性胺(3)

第七节血管活性胺(4)

第七节血管活性胺(5)

第八节天然诱变剂

一、咖啡碱和茶碱

一、咖啡碱和茶碱

二、黄樟素及其类似物

二、黄樟素及其类似物

二、黄樟素及其类似物

三、细胞松弛素

三、细胞松弛素

三、细胞松弛素

三、细胞松弛素

三、细胞松弛素

四、类黄酮

四、类黄酮

四、类黄酮

五、麦芽酚

五、麦芽酚

五、麦芽酚

课堂练习

第二十四课

第十五章食品中的生物毒素(1)

概述

概述

第一节黄曲霉毒素

一、概述(1)

一、概述(2)

一、概述(3)

一、概述(4)

一、概述(5)

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1)

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2)

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3)

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4)

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5)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1)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2)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3)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4)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5)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6)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7)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8)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9)

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10)

四、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1)

四、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2)

第二节镰刀菌属毒素

一、单端孢霉烯族(1)

一、单端孢霉烯族(2)

一、单端孢霉烯族(3)

一、单端孢霉烯族(4)

一、单端孢霉烯族(5)

一、单端孢霉烯族(6)

一、单端孢霉烯族(7)

二、玉米赤霉烯酮(1)

二、玉米赤霉烯酮(2)

第三节其它曲霉和青霉毒素

一、杂色曲霉素和赭曲霉素(1)

一、杂色曲霉素和赭曲霉素(2)

一、杂色曲霉素和赭曲霉素(3)

二、岛青霉素和黄天精(1)

二、岛青霉素和黄天精(2)

二、岛青霉素和黄天精(3)

课堂练习

第二十五课

第十五章食品中的生物毒素(2)

第四节细菌毒素

一、梭状芽孢杆菌

一、梭状芽孢杆菌

1.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1)

1.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2)

1.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3)

1.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4)

1.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5)

2.产气荚膜梭菌(1)

2.产气荚膜梭菌(2)

2.产气荚膜梭菌(3)

2.产气荚膜梭菌(4)

二、蜡状芽孢杆菌(1)

二、蜡状芽孢杆菌(2)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1)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2)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3)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4)

四、大肠埃希氏菌(1)

四、大肠埃希氏菌(2)

四、大肠埃希氏菌(3)

四、大肠埃希氏菌(4)

四、大肠埃希氏菌(5)

第五节其它毒素

一、麦角毒素(1)

一、麦角毒素(2)

一、麦角毒素(3)

一、麦角毒素(4)

一、麦角毒素(5)

二、毒伞毒素(1)

二、毒伞毒素(2)

二、毒伞毒素(3)

二、毒伞毒素(4)

二、毒伞毒素(5)

三、毒蝇碱(1)

三、毒蝇碱(2)

三、毒蝇碱(3)

三、毒蝇碱(4)

课堂练习

第二十六课

第十六章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1)

概述

第一节多环芳烃

第一节多环芳烃

第一节多环芳烃

一、多环芳烃的来源(1)

一、多环芳烃的来源(2)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1)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2)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3)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4)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5)

二、多环芳烃的毒性(6)

第二节多氯联苯

概述

一、多氯联苯的分布(1)

一、多氯联苯的分布(2)

二、多氯联苯的吸收和代谢(1)

二、多氯联苯的吸收和代谢(2)

三、多氯联苯的毒性(1)

三、多氯联苯的毒性(2)

第三节二噁英

一、结构与术语(1)

一、结构与术语(2)

一、结构与术语(3)

一、结构与术语(4)

二、污染来源(1)

二、污染来源(2)

二、污染来源(3)

二、污染来源(4)

三、二噁英的体内吸收与代谢(1)

三、二噁英的体内吸收与代谢(2)

三、二噁英的体内吸收与代谢(3)

三、二噁英的体内吸收与代谢(4)

四、二噁英的毒性(1)

四、二噁英的毒性(2)

四、二噁英的毒性(3)

四、二噁英的毒性(4)

四、二噁英的毒性(5)

四、二噁英的毒性(6)

四、二噁英的毒性(7)

四、二噁英的毒性(8)

五、二噁英的每日耐受摄入量(1)

五、二噁英的每日耐受摄入量(2)

课堂练习

第二十七课

第十六章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2)

第四节铅

概述(1)

概述(2)

一、铅的来源(1)

一、铅的来源(2)

一、铅的来源(3)

一、铅的来源(4)

一、铅的来源(5)

二、铅的吸收和转化(1)

二、铅的吸收和转化(2)

二、铅的吸收和转化(3)

三、铅的毒性(1)

三、铅的毒性(2)

三、铅的毒性(3)

三、铅的毒性(4)

三、铅的毒性(5)

第五节汞

概述(1)

概述(2)

概述(3)

一、汞的来源(1)

一、汞的来源(2)

一、汞的来源(3)

一、汞的来源(4)

二、汞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1)

二、汞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2)

二、汞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3)

二、汞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4)

第六节镉

概述(1)

概述(2)

一、镉的来源(1)

一、镉的来源(2)

一、镉的来源(3)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1)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2)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3)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4)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5)

二、镉在体内的吸收和毒性(6)

课堂练习

第二十八课

第十七章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第一节概述

一、农药的富集和残留(1)

一、农药的富集和残留(2)

一、农药的富集和残留(3)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1)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2)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3)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4)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5)

二、农药残留量的规定(6)

第二节有机氯农药

一、滴滴涕(1)

一、滴滴涕(2)

一、滴滴涕(3)

一、滴滴涕(4)

二、艾氏剂和狄氏剂(1)

二、艾氏剂和狄氏剂(2)

二、艾氏剂和狄氏剂(3)

二、艾氏剂和狄氏剂(4)

第三节有机磷农药

概述(1)

概述(2)

一、代谢(1)

一、代谢(2)

一、代谢(3)

二、毒性(4)

二、毒性(5)

二、毒性(6)

第四节氨基甲酸酯农药

一、代谢

二、毒性(1)

二、毒性(2)

二、毒性(3)

第五节拟除虫菊酯农药

一、代谢

二、毒性(1)

二、毒性(2)

第六节除草剂(1)

第六节除草剂(2)

第六节除草剂(3)

第六节除草剂(4)

第六节除草剂(5)

课堂测验

第二十九课

第十八章食品添加剂(1)

第一节概述

概述(1)

概述(2)

概述(3)

概述(4)

概述(5)

一、食品添加剂的毒性

(一)急性和慢性中毒(1)

(一)急性和慢性中毒(2)

(二)引起变态反应

(三)体内蓄积

(四)食品添加剂转化产物问题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1)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2)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3)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4)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5)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6)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7)

(五)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8)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1)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2)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3)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4)

二、食品添加剂的有关法案和规定(5)

第二节防腐剂

防腐剂概述(1)

防腐剂概述(2)

防腐剂概述(3)

一、苯甲酸及钠盐(1)

一、苯甲酸及钠盐(2)

一、苯甲酸及钠盐(3)

一、苯甲酸及钠盐(4)

一、苯甲酸及钠盐(5)

二、山梨酸及钾盐(1)

二、山梨酸及钾盐(2)

二、山梨酸及钾盐(3)

二、山梨酸及钾盐(4)

三、对羟基苯甲酸酯(1)

三、对羟基苯甲酸酯(2)

三、对羟基苯甲酸酯(3)

课堂练习

第三十课

第十八章食品添加剂(2)

第三节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概述(1)

抗氧化剂概述(2)

一、BHA、BHT和PG(1)

一、BHA、BHT和PG(2)

一、BHA、BHT和PG(3)

一、BHA、BHT和PG(4)

一、BHA、BHT和PG(5)

二、维生素C(1)

二、维生素C(2)

二、维生素C(3)

二、维生素C(4)

二、维生素C(5)

三、维生素E(1)

三、维生素E(2)

三、维生素E(3)

三、维生素E(4)

第四节合成甜味剂

一、糖精钠(1)

一、糖精钠(2)

一、糖精钠(3)

一、糖精钠(4)

一、糖精钠(5)

一、糖精钠(6)

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1)

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2)

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3)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1)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2)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3)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5)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6)

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7)

第五节食用色素(1)

食用色素概述(1)

食用色素概述(2)

食用色素概述(3)

一、苋菜红和柠檬黄(1)

一、苋菜红和柠檬黄(2)

一、苋菜红和柠檬黄(3)

一、苋菜红和柠檬黄(4)

一、苋菜红和柠檬黄(5)

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1)

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2)

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3)

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4)

第六节食用香料(1)

第六节食用香料(2)

第六节食用香料(3)

第六节食用香料(4)

第六节食用香料(5)

课堂练习

第三十一课

第十九章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内容及选用原则

一、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内容(1)

1.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内容(2)

1.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内容(3)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1)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2)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3)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4)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5)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6)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7)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8)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9)

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选用原则(10)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目的和结果判断

1.毒理学试验的目的(1)

1.毒理学试验的目的(2)

1.毒理学试验的目的(3)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1)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2)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3)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4)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5)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6)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7)

2.各项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8)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1)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2)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3)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4)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5)

三、影响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因素(6)

第二节食品毒理学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三节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概述

一、初步工作

二、四阶段试验

第四节食品安全性的风险评价

食品安全性的风险评价

一、安全摄入量的确定

二、膳食接触评价

三、风险鉴定(1)

三、风险鉴定(2)

三、风险鉴定(3)

课堂练习

第三十二课

第二十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问题的由来(1)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问题的由来(2)

二、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1)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2)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3)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4)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5)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6)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7)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8)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9)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10)

三、安全性评价的原则(11)

第二节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一、过敏原(1)

图20-1食品过敏性的树状分析法

一、过敏原(2)

一、过敏原(3)

一、过敏原(4)

二、毒性物质

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1)

三、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2)

四、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

第三节发达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政策

一、美国(1)

一、美国(2)

一、美国(3)

二、加拿大

三、欧盟(1)

三、欧盟(2)

四、日本(1)

四、日本(2)

第四节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一、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1)

一、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2)

一、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3)

二、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4)

第五节食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2)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1)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2)

课堂练习

授课教师

王周平 详情

王周平,男,1974年4月出生于陕西宝鸡。现任江南大学食品...

相关课程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中国大学MOOC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

江南大学